近年来,延安市宝塔区坚持以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夯责任、强堡垒、优队伍、善治理”的高质量党建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夯实乡村振兴责任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加强领导,强化保障;建立党员区级领导农村基层党建联系点,每人包抓1个党建示范村、1个软弱涣散村、1个集体经济薄弱村,以上率下夯实管党治党责任;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二十条措施》《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考核办法》,以系统化谋划、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的办法,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责任牢牢扛在肩上、紧紧抓在手上,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充分发挥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实施“红色基因赋能乡村振兴”行动,引导全区党员干部在红色基因中汲取奋进力量,推动乡村振兴任务落地落实;高标准推进南泥湾村、蟠龙村、冯庄村3个中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确定28个区级红色村,整合农业、财政、经发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向红色村投入,努力打造宝塔党建特色品牌和乡村振兴红色样板村庄。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实施“能人强村”计划,荣获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先进县(区)。开展先进帮后进、强村帮弱村、企业帮乡村、连任带新任、党员带群众“三帮两带”活动和“百企联百村、党建促振兴”活动,党建引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有效推动。
锻造乡村振兴主力
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干部的“练兵场”、 集聚人才的“大平台”、服务群众的“主阵地”。扎实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亮承诺、遍走访、办实事、比业绩”活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成立“宝塔区村党组织书记导师团”,通过线上分享、线下交流方式,点对点帮助,传授工作经验,提升全区村党组织书记推进乡村振兴本领。深入开展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活动,组织全区村党组织书记和第一书记人人“亮相”、同台“比武”、现场“过招”,形成了竞相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积极引导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集结,点燃乡村振兴智力引擎,开设“宝塔大讲堂”,建成院士工作站、农业专家大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专项研究生基地,推进产学研和人才、科技、产业深度融合。
激发乡村振兴动力
坚持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纳入乡镇(街道)目标责任考核中,建立“领导包抓、部门包扶、企业包联、产业支撑、财政补贴”五项机制,积极推行资源开发型、产业带动型等“十种模式”,深入推进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资源要素统筹,新建集体冷库、集体大棚、集体三产等,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深化“全程代理零距离”便民服务和“群众张嘴、干部跑腿”代办服务,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推动农村党组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星级党员”“文明家庭”“卫生标兵”“致富带头人”等评比活动,引导群众树立文明、健康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