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文本
陕西省农业品牌网欢迎您!咨询电话:029-81318081
覃永刚:产业园里的“科技特派员”
来源:陕西农村网 | 作者:陕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 发布时间: 2021-09-26 | 2575 次浏览 | 分享到:

金秋时节,笔者来到略阳县横现河街道办跑马村的陕西御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核桃产业园,只见车间内的工人们正忙着在剥壳机上给鲜核桃除壳,不远处的山坡上有采收核桃的嬉笑声,临近山道旁有好多树上的核桃已裂开了“嘴儿”,树下随处可见掉落的核桃……果子飘香,一派丰收景象。

“这边树上是‘薄壳’,前边那一片是‘乌仁’,今年这两个品种算是都丰收了。覃顾问功不可没啊!”公司负责人冯翠萍站在山道旁一边欣喜地介绍眼前的丰收景象,一边向覃顾问投来赞许的目光。

冯翠萍口中的覃顾问,就是略阳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驻陕西御园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的科技特派员覃永刚。

笔者了解到,该公司位于海拔千米以上的跑马村,气候温润,阳光时照长,适宜发展林果产业。

“2012年建园时,核桃产业只有200多亩,由于不懂技术,加上品种单一,产量一直上不去。这几年多亏有了科技特派员覃顾问的帮助,产业园的规模不仅扩大了,经济效益也逐年好起来。”说起产业园发展的初衷,冯翠萍满脸充满着感激和自信。

2018年春,覃永刚入驻该公司后,采用创新的马耳形和马蹄形砧木处理硬枝嫁接技术,对500余亩低产低效核桃树实施换优改良,使核桃嫁接成活率由常规嫁接的38%提高到90%以上。

“采用留枝养砧方法,能解决核桃硬枝嫁接成活后不能完全恢复树势,在嫁接部位形成干枯组织的问题。”覃永刚饶有兴致地说。夏季,他带领园区技术员,对春季实施的核桃树嫁接改良进行后续管理。

“除萌,绑缚支架,根据接口愈合情况及时解绑,进行病虫害防治;开展夏季芽接、园区扩盘、除草、施肥等管理,覃顾问常常忙得不亦乐乎。”园区领班、技术员冯维举对笔者说。

针对核桃产业园区蚧壳虫危害严重的问题,覃永刚及时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树干涂刷林木长效保护剂,或喷洒布林木长效保护剂,以防治主枝病虫害;采用有机硅高渗透剂+吡虫啉+噻虫嗪,按比例配对药剂,喷洒叶面、喷湿土表,或者药剂灌根,以杀死土层里的虫卵,使蚧壳虫危害得到了有效控制。

“为了提高核桃产业管理水平,覃顾问亲自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悬挂黄色诱虫板、涂刷林木长效保护剂等,通过物理防治,降低了环境污染。”聊起产业园的管理,冯翠萍如数家珍,“他注重科学培植土肥,提高农家肥、绿肥的使用率,指导开展林下魔芋、中药材、乌鸡等种养殖,有效促进了绿色、有机、无公害核桃产品的生产。” 

如今,冯翠萍的核桃产业园已发展到1800余亩。经他引进改良的清香、薄壳乌仁、红仁、广丰等优良核桃品种近10个,受益总面积近千亩,年收获干果5万公斤。

“今年收获的核桃,以其果大皮薄、色泽鲜、味香等特点,远销上海、天津等市场,年纯收入达80万元。”冯翠萍坦言。

笔者从该县林业部门获悉,覃永刚一心扑在林业科技发展上,他先后在徐家坪、马蹄湾、硖口驿等镇指导群众发展千亩以上优质核桃产业基地4个,引进推广香玲、辽核、利丰、清香、乌仁等10多个优质核桃新品种,面积达35000余亩,年举办核桃嫁接与管理技能培训40余期,培养“乡土专家”100余人,受益群众达1500余人,高效推进了县域核桃产业的发展。

覃永刚30多年如一日,潜心钻研林业科学技术,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他撰写的《核桃人工授粉增产技术》《林木长效保护剂预防核桃病虫害调查报告》《浅谈马耳形砧木处理硬枝嫁接预防核桃树伤流技术》等论文,先后在中央和我省林业刊物发表;“211林业科技示范工程”等项目获省林业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并多次荣获略阳县优秀科技工作者、科普创森等先进个人称号。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我要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作用,坚持深入乡村产业发展第一线,以科技为先导,助力更多的群众依靠科技迈上乡村振兴之道,过上更加富裕美好的生活。”提起今后的打算,覃永刚显得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