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进柞水县杏坪镇中台村木耳大棚基地,映入眼帘的是一簇簇金灿灿的滑子菇(学名光帽鳞伞),大小匀称,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在加紧采摘和加工滑子菇。

金灿灿的滑子菇 柞水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今年试种了40万袋滑子菇,长势好,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高,16个大棚预计总产值150万元以上。”种植户说道。
据了解,柞水县杏坪镇中台村为全面提高木耳大棚冬季种植效益和利用率,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链,决定利用冬季闲置的木耳大棚试种40万袋滑子菇,其种植周期五个月左右,菌丝在4℃—32℃都能生长,适宜温度为25℃—26℃,且药用价值较大,具有滑、鲜、嫩、脆的特点,因此十分畅销。
“把冬季闲置的木耳大棚二次利用起来,不仅变成了‘聚宝盆’,还开辟了农户增收致富新途径,实现柞水食用菌产业多样化发展。”技术负责人孙立斌对记者介绍道。
近年来,柞水县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全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产业。通过大棚菌类种植种类多样化,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让小小的菌棒变身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滑子菇的试种成功,为当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