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节前夕,在大池镇迎春村的山坡上,十几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忙着栽种、填土,给刚种下的果苗浇水、施肥,一幅别样的绿化画卷徐徐展开。
为迅速掀起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高潮,积极营造“植绿、护绿、爱绿”的良好氛围,3月11日,镇巴县大池镇立足高山地域特色,结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帮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旅游突破发展等有利因素,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植树造绿活动。
“我们多次邀请农业种植技术专家到现场分析土壤气候条件,借鉴了多地产业种植优秀案例,最终选定了在迎春和胡家坪村100亩的台阶坡地里种植黄桃。黄桃产业种植具有长远的发展前景,为后期大池镇的生态旅游发展和群众的产业增收来说都是值得尝试的。”大池镇镇长陈剑平看着栽种好的果苗信心十足。
大池镇平均海拔1545.3米,年平均温度22℃,年降水量1130毫米,森林覆盖率62%。
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生态优势,大池镇结合“生态经济示范县”战略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整治人居环境累计投入资金30多万元实施集镇及庭院绿化美化项目,今年提前谋划,采购上万株精品黄桃种植项目,组织镇村党员干部和驻村队员,利用植树节前夕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促进黄桃产业的落地发展,也为该镇今后启动乡村旅游奠定产业基础。
“我很看好这个黄桃产业,开花了可以赏花,配合西大池生态旅游,结果了可以卖钱,增加群众收入。希望可以通过黄桃产业带动更多群众发展产业、致富增收。”义务植树中的迎春村党员志愿者李雪梅高兴地说道。
据悉,黄桃种下后第三年会进入丰产期,预计平均亩产量可达3000余斤,每亩收益保底在2万元以上,今年先行试种100亩黄桃,为群众稳定增收夯实产业基础。
下一步,大池镇将全力围绕巩固衔接工作抓好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保证产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做好移民安置点、道路、庭院为重点的绿化美化工作。结合资源实际,发挥产业优势,带动乡村振兴,为下一步三产融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原标题:大池镇:唱响绿色发展“调子” 拓宽乡村振兴“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