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撕膜、插秧、回土、浇水……近日,延川县永坪镇冯家坪村红薯试验田里一派忙碌热闹,人们用劳动的双手绘就了生动活泼的春耕图。
栽红薯苗,日子甜
“最近雨水较多,我们动员群众抢晴播种,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播种,全镇领导干部全部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群众严格按照技术规范和标准要求进行栽植和播种,确保群众有好收成。”延川县永坪镇副镇长冯虎虎说。
时令催人耕种忙,不误田间好时光。冯家坪村红薯试验田里,广袤的田地上已起好了垄,覆上了地膜。眼下,已进入红薯苗栽植关键期,永坪镇工作人员组织农户们移栽红薯苗。
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基础,永坪镇政府大胆转变思路、打破传统观念,积极探索红薯苗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引导村民大力种植特色红薯,积极迎合市场导向,不断拓宽销售道路。往日不起眼的小红薯,现在变成了农户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冯家坪村村民冯明强去年开始种了两亩地红薯,挣了一万多元,今年,他又多种了两亩,期待更好的收成。“政府给我们统一翻地、覆膜,动员我们一起栽苗,帮了很大忙。虽然70多岁了,还能干得动,这么好的政策,多栽一些红薯,多些收入!”冯明强乐呵呵地说道。
种小杂粮,生活美
“苗”准新产业,“种”出幸福路。走在延川县贾家坪镇的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农民们忙碌的身影,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农户们抢抓农时,积极耕种,玉米、高粱、谷子等小杂粮种子带着农民的丰收期盼,下了地。
“经镇党委、镇政府统一安排部署,包村领导、第一书记、包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督促农民做好粮食种植。”贾家坪镇副镇长高伟华说,镇上今年粮食种植总面积2万余亩,玉米种植面积1.4万余亩,增密度玉米种植4153亩,马家湾到田家川总共2600余亩。
在延川县大禹街道石克村的山地上,播种机正在繁忙作业,趁着天气利好,石克村的农民抢抓农时,全心投入到高粱的春种当中。农户们喜悦地感受着现代农业机械带来的方便、快捷和高效,播种机的便捷也为大禹街道的高粱种植按下了“加速键”。
据大禹街道办副主任乔伟介绍,今年,大禹街道计划高标准完成粮食种植面积“一万亩”。“我们抢抓墒情,各村严格落实施肥、翻地、覆膜等准备工作,落实1471亩撂荒地的整治,并安排了到村到户撂荒耕地耕种任务,现在已完成1100亩的翻地,确保全街道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46万亩,确保年粮食产量稳定在0.5万吨以上。奠定农民增收基础。”乔伟说道。
指导技术,产业旺
“全镇共免费发放播种机17台,镇村干部、农机人员到田间地头督促、指导粮食种植。”关庄镇副镇长吴飞说。
关庄镇吹响的春播春种的冲锋号,技术人员积极响应。关庄镇结合今年的粮食种植目标任务,提早谋划抓春播,切实把播种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2023年计划完成粮食播种24180亩,在农机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截至目前,已完成增密度玉米种植4068亩、大豆种植3472亩、油料作物676亩。
土地“活起来”,产业才能“旺起来”。今年以来,延川县大力推进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加大机械化耕作和播种。为确保春播春种的顺利进行,延川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人员持续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普查,根据当前的土壤墒情、种子的特点和气候变化,持续改善春播春种的技术方案,强化技术指导服务,抓紧抓好每个环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并及时将技术要点传授给群众,指导群众进行科学种植和科学管理,做到及时监测、准确反馈、迅速改进、有效控制。
“截至目前,全县8.7万亩玉米、80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面积已完成70%左右。其他作物大豆、油料、甘薯等种植已陆续开展,播种量达到60%以上。下一步,我单位将继续做好,查苗、放苗、补苗及田间管理等技术指导工作。”延川县农技中心副主任张明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