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绥德县义合镇薛家渠村两委会和驻村工作队积极谋划发展村集体产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增收。

薛家渠村拥有红色文化底蕴。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曾在此驻扎七个月,并召开了著名的“义合会议”,总结推广了黄家川土改经验,目前保留有多个红色革命遗址。2021年,薛家渠村被中组部确定为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示范村。

“薛家渠是一个红色村庄,要把革命优良传统转化为发展动力。”新任驻村第一书记白海军表示。他和村书记薛海军经过反复调研和思考,决定在村里创办“红色大讲堂”。
红色讲堂聚能量
2022年4月1日,薛家渠红色大讲堂正式开班,全体党员和村干部,以及部分村民代表成为第一批学员。当天晚上,薛家渠村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80岁的老党员杨志勤讲了中共中央西北局当年在薛家渠的故事。

“红色大讲堂”定期举行,每月至少一次。除了讲党史,还邀请相关领导和专家讲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和农业技术。通过“红色大讲堂”,不仅提高了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质,而且端正了村风民风,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发展动力,为薛家渠村的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薛家渠村还设立了“振兴建言堂”,鼓励村民对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充分参与,并用积分制进行奖励,最大程度凝聚村民共识和群众力量,让乡村振兴和党的好政策真正惠及全村百姓,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基础设施上台阶
近年来,薛家渠村的帮扶单位榆林市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和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资金项目,对薛家渠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进行了大力改造和完善,让这个昔日的红色贫困村富起来、美起来、亮起来。
村委会阵地、党群服务中心、村办幼儿园、村卫生室、老年幸福院等村民活动场所得到了维修改造,村内主干道也全部实现硬化,村民院落改造、质量提升262户,新建164座太阳能水厕,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里的自来水入户率、居民供电入户率、住房安全率也实现了三个100%。2023年,村里计划对80户庭院进行提升改造,大力发展庭院经济。
发展产业富百姓
2022年,薛家渠村投资398万元建成并投产存栏千头现代化养猪场,村民人均分红500元。2023年,村里计划投资150万元新建养羊场。村里还创办了绥德县红土地农业农村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和薛家渠红土地扫帚厂,解决了村里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2022年收入24万元。村里还与旅游公司合作,组织村民对院落进行改造提升,建成民宿3家。
2022年,长庆油田第二采气厂绥德县天然气处理厂项目落地薛家渠,该项目计划投资4.8亿元,目前征地工作已顺利完成,并且已开工建设。脱贫攻坚期间建成的480KW光伏电站,村集体每年分红48.4万元,大部分用于村级公益性岗位工资和小型公益事业建设。
2022年,薛家渠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村民增收致富迈入快车道。“党的乡村振兴政策引领薛家渠村走出了一条特色振兴路。我们相信,在各级部门的关怀和全体村民的努力下,今后薛家渠村一定会走上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义合镇镇长刘政亮说。